半岛LA专题 王志芳 简钰清 黄志彬 付宏鹏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研究视角综述及中国应用启示原标题:LA专题 王志芳 简钰清 黄志彬 付宏鹏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研究视角综述及中国应用启示
王志芳,简钰清,黄志彬,付宏鹏.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研究视角综述及中国应用启示[J].风景园林,2022,29(6):12-19.
女 / 博士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 本刊特约编辑 / 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其效益评价
摘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是所有以自然为基础、为环境和人类带来利益的各种相关做法的统称。概念范畴的综合性使得NbS的研究与落实需要细化的视角与切入点,但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路径。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筛选,并通过质性分析探究 NbS 的不同研究视角。发现NbS的研究主要从对象、主体、目标、方案4个层面展开:对象上关注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或社会挑战;主体上聚焦人与自然的相对作用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作用;目标上侧重形式、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案上针对生态系统受损程度或社会挑战。不同层面的切入点差异较大,一般只关注1~2个方面,且现有NbS研究侧重以对象确定方案,对主体和目标重视度不足。鉴于此,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综合国内外已有的NbS视角,提出“三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挑战—预期效益—实施主体及方法—操作手册及监测标准”的NbS实施途径。揭示了国内外NbS研究与落实过程中的多元思路,对促进NbS本土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城乡地区面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加速退化等一系列挑战,城乡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了公认的世界性棘手问题(wicked problems)。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呼吁采用基于自然以及生态系统的方法来改造城乡地区,以增加生态系统的弹性。中国自以后也开始直面城乡可持续发展这一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过程,虽缺乏明确的解决之道,但“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日益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共识性理念。同时,学界研究也逐步聚焦于如何落实这些“自然理念”的方法与路径。
为有效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本研究对已有的NbS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各种研究与实践中细化落实NbS的不同视角,并用典型案例进行阐释。同时在此基础上思考在中国推进NbS的具体操作框架,促进NbS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在细化NbS的过程中主要考虑4个层面:对象、主体、目标以及方案。对象指NbS研究和实施的出发点;主体指NbS实施过程中的多元核心行动者;目标指NbS预期实现的各种效益;方案指实施NbS的多元化途径。4个层面都有其对应的主要关键词和细化视角,同时各层面存在联系(图1)。
研究表明,NbS的研究和实施对象以及方案成果相对丰富,而在实施主体以及未来目标方面的探究尚有待深化(图2)。此外,已有研究虽概括了对象、主体、目标以及方案4个层面的研究视角,但绝大多数研究都只关注1~2个层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结合设定的目标和主体的需求,从物质景观视角系统地研究空间形态,强调景观空间连通性;生态系统视角更强调自然生态功能,以生态学为基础开展相关研究;社会挑战视角更针对人类社会需求。这3个视角在已有研究中常常独立存在,其综合性以及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强化。
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物质景观、生态系统、社会挑战3个具体视角。这3个视角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优劣性。物质景观视角更注重空间形态层面的探究,强调景观空间连通性;生态系统视角更强调自然生态功能,以生态学为基础开展相关研究;社会挑战视角更针对人类社会需求。这3个视角在已有研究中常常独立存在,其综合性以及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强化。
NbS主体的主要关注点之一是人与自然在NbS中的相对作用,即在NbS中,应该是人类还是自然主导整个过程。主体层面的另一具体研究视角是不同人群,即不同利益相关者以及决策者在NbS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结合不同人群的差异制定相应的NbS方案。
有关NbS预期目标的各种研究,主要聚焦在形式与功能2个方面。1)针对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2)生态系统服务预期功能是国外很多NbS研究的最终目标,强调如何搭建NbS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桥梁,从而在不同空间以及实践尺度上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以及协同。此外,自然对人类的贡献(nature’s contribution to people, NCP)这一概念与生态系统服务相似。如何通过NbS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近期研究的一大关注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由联合国制定的全球性发展目标。NbS的多功能本质属性促使其在实现一个目标的同时也有利于其他目标的达成,所以能很好地支持SDGs。
方案层面虽有少数研究在尝试提出普适性的方案路径,但大多数研究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特定生态系统或社会挑战,其中,不少NbS方案聚焦于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还有学者提出不同程度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概念:生态恢复(restoration)、生态修复(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reconstruction)和生态重置(replacement)。
针对单一社会挑战的NbS方案也是研究热点,单一社会挑战中,目前较为前沿与热点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气候变化应对。特别是后者,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双碳”目标密切相关。
综合上述研究,现有绝大多数研究可能只谈对象、主体、目标和方案中1~2个层面的问题。因为每个层面既是NbS实践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彼此间又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可以从这4个层面理解NbS的整体性。笔者认为,NbS的方案是由对象、主体以及目标共同决定的(图3)。不同对象和主体在相互影响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组合,由此主体对目标产生愿景,而对象会直接或间接决定目标的关键内容,进而在对象、主体以及目标的多重约束下产生不同的方案,而方案由主体决策和实施,方案最终会修复、保护和管理对象。如何结合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系统思考NbS的实施途径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NbS强调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综合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NbS适用于国内的各种规划设计,尤其是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城乡人居环境更新等,过往研究可为本土化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为将NbS这一笼统概念转为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笔者依据对象、主体、目标和方案4个层面的协同关系,试图提出围绕“三生空间—生态系统—综合挑战—预期效益—实施主体及方法—操作手册及监控标准”的潜在适用实施途径,以落实NbS的本土化应用(图4)。
作为一个整体性、引领性的理念,NbS不断响应社会经济发展、时代变化和全球各地可持续发展需求,出发点逐渐走向多元化与系统化。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将NbS研究与实践的视角从对象、主体、目标、方案4个层面进行概括。虽然相应的研究成果丰富,但NbS的各类研究视角分散,尚未形成系统思路。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从理论上倡导从4个层面的视角体现NbS的系统性,进而支撑其应用。针对NbS研究或应用无处下手的情况,笔者建议可以针对三生空间及其内部的生态系统或是某一具体的社会挑战进行详细研究。在展开NbS评价时,可以结合笔者研究视角里的预期效益部分,选择形式、功能或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探究。当落实NbS缺乏具体思路时,可以参考本研究4个视角的协同关系。本研究核心目的与创新是从对象、主体、目标、方案4个层面分别归纳并梳理NbS的研究视角,以避免概念范畴的综合性模糊了NbS落实需要的切入点,同时以期解决当下NbS缺乏明确路径的问题。
风景园林学科肩负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使命,这与NbS作为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的特征不谋而合。风景园林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实践与研究。1)在对象选择上,风景园林学科应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各项生态与社会挑战中,拓展研究对象层面的广度和深度,这也决定了风景园林必须加强与地理、生物、水文、社会等多学科的合作,发挥并强化引领统筹的学科优势;2)在主体合作中,传统以规划设计师和政府为主导、以静态方案为主的实践模式亟须更新,唯有跨部门、多群体的协同合作,短期与长期目标的有机衔接,规划设计才能有效推动NbS的落地并线)在目标明确过程中,既要聚焦于具体对象,提出切实可行的预期目标,也要关注不同尺度的空间,制定蓝图,以切实有效地展示学科在提升人类福祉与应对可持续挑战方面的有效性与影响力;4)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风景园林学科应围绕对象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目标和主体,制定差异性的NbS操作手册及监测标准。概括而言,为强化在NbS中的作用,风景园林学科需要不断地思考以下5个方面问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整个NbS的实践过程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风景园林等相关规划学科的实践应该重点针对哪个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最擅长解决何种社会挑战?规划设计如何处理人地关系并达到什么预期目标?规划设计层面上的NbS的操作流程和其他学科主导的生态保护修复会有何不同?唯有直面并探究这些具体问题,风景园林学科在NbS本土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日益凸显。
[4] 王志芳,袁振宇,田乐译.设计生态的不同视角[J].景观设计学,2019,7(1):8-17.
[5] 王志芳,高世昌,苗利梅,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范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3):1-8.
[7] 王志芳.生态实践智慧与可实践生态知识[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16-21.
[9] 林伟斌,孙一民.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对我国城市适应性转型发展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20,35(2):62-72.
[12] 安岩,顾佰和,王毅,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进展、问题与对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1,17(2):184-194.
[19] 李京梅,刘娟.海洋生态修复:概念、类型与实施路径选择[J].生态学报,2022,42(4):1241-1251.
[20] 彭建,吕丹娜,张甜,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认知[J].生态学报,2019,39(23):8755- 8762.
[24] 张小全,谢茜,曾楠.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0,16(3):336-344.
[28] 王春晓 , 林广思.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以美国费城为例[J].风景园林,2015,22(5):25-30.
[30] 奥多内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的多中心治理:墨尔本城市林业管理者的观点[J].景观设计学,2019,7(3):46-61.
[34] 吴承照,肖建莉,匡晓明,等.大遗址保护联动城市发展的自然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21(1):104-110.
[35] 李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及城市应用研究[J].城市,2020(7):17-28.
[36] 岳溪柳,於琍,黄玫,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初步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7,13(6):517-525.
[47] 罗明,周旭,周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J].中国土地,2021(1):12-15.
[48] 陈红梅.生态修复的法律界定及目标[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41(8):55-65.
[49] 皮耶拉农齐,斯坦纳,里夫.通过“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评级体系推动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服务发展[J].景观设计学,2017,5(1):22-39.
[50] 罗明,鞠正山,魏洪斌.基于自然的重金属污染矿地解决方案:以广东省大宝山矿业废弃地为例[J].中国土地,2020(1):39-41.
[51] 王旭豪,周佳,王波.自然解决方案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2020,12(5):42-47.
[56] 田惠玲,朱建华,李宸宇,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林业增汇减排路径、潜力与经济性评价[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1,17(2):195-203.
[60] 白中科,周伟,王金满,等.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2):1-11.
LA专题 周旭 陈妍 周妍 张丽佳 《IUCN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下的生态保护修复管理对策研究